温暖的代码
窗外的寒风呼啸而过,我抱着笔记本电脑,兴冲冲地跑进书房。寒假的第一天,我终于要正式开始学习C++编程了。想到自己通过思维测试被分到了最高级别的集训班,我的心里就像揣着一只欢快的小兔子,扑通扑通跳个不停。
刚开始学习变量定义和基础语法时,我觉得编程就像搭积木一样有趣。每天早晨,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,一行行代码在屏幕上跳跃,仿佛在和我玩捉迷藏。让我沉浸其中,不亦乐乎。
可是,学习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。随着学习的深入,当学到for循环语句时,情况开始变得不一样了。那天晚上,我盯着屏幕上的双重for循环,感觉自己的脑袋里塞满了乱糟糟的毛线。明明早上还清楚的算法,现在却像一团浆糊。我使劲揉了揉眼睛,重新读了一遍题目:要用双重循环打印出一个由星号组成的三角形。可是不管我怎么改写,屏幕上要么是一整片星号,要么就是乱七八糟的符号。
"怎么了?"妈妈轻轻推开书房的门,手里端着一杯热牛奶。我咬着嘴唇,把电脑屏幕转向她:"这个程序总是出错,我明明是按照老师教的写的......"妈妈把牛奶放在桌上,凑近屏幕仔细看了看:"要不要叫爸爸一起来看看?他平时也喜欢研究编程呢。"
不一会儿,爸爸也加入了我们的"编程小队"。他搬来一把椅子坐在我旁边,身上还带着厨房里炒菜的香味。"来,我们先画个图。"爸爸一边说一边拿出一张白纸,在上面画起了方框和箭头。虽然爸爸不是专业的程序员,但他平时对编程很感兴趣,经常自学一些基础知识。而妈妈则在一旁帮我整理思路,时不时递来一块切好的苹果,那清甜的果香,瞬间驱散了我心头的烦燥。
"你看,外层循环控制行数,内层循环控制每一行打印的星号数量......"爸爸的声音温和而耐心。我跟着他的思路,一点点拨开迷雾,慢慢理清了逻辑关系。妈妈在一旁微笑着,温柔地鼓励道:"编程就像织毛衣,要一针一线地来,不能着急。"
终于,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,我重新写了一遍代码。当屏幕上完美地显示出那个由星号组成的三角形时,我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。窗外的月光温柔地洒在我们身上,键盘的敲击声、爸爸妈妈的轻声细语,还有屏幕上闪烁的光标,都化作了这个冬夜里最温暖的记忆。
现在每当我打开电脑写代码时,总会想起那个夜晚。那些看似冰冷的代码,因为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,变得格外温暖。原来,最美好的不是代码运行成功的那一刻,而是家人一起努力、互相支持的过程。这份温暖,就像程序里最完美的算法,永远珍藏在记忆的最深处。